人類的文化,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主要中心都是一個心性問題,它包含了一切宗教、哲學、政治、經濟、文化方面。儒道佛三家,唐宋以後成為中國文化的代表,佛家講明心見性,儒家叫存心養性,道家叫修心煉性,所以心性問題是中國文化的中心。所以,不要看到廟子就拜拜燒香,那只是宗教儀式,這個東西背後,是釋迦牟尼,老子,孔子的學問,追尋的都是人性的問題。你們現在看到有佛教的廟子,是中國人搞的,我常說釋迦牟尼佛是印度的孔子,他提倡不崇拜偶像,反對宗教。可是他這個教化到中國來,就變成了中國的佛教,這是另一個問題,很有意思。
那麼,什麼是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來的明心見性,以這個為宗旨。學佛的為什麼要剃光了頭出家?不是去玩的,是去追究生命的問題,人的本性的問題。什麼是明心呢?我們人怎麼有感覺知覺,怎麼有情緒,有思想,它們是怎麼來的?這個生命有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現在西方文化從生理、醫學上認為知覺感覺是腦的問題,可是這個研究方向,快走到盡頭了,這個問題很大。將來西方人,研究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恐怕又走到我們的老路,就是佛家提出的明心見性。生命的本性如何去知道呢?這靠知識,在哲學裡頭。我們曉得文化里有唯心哲學和唯物哲學。在唯心、唯物之外,還有一個學問很大,在中國佛學叫唯識。人為什麼有知覺,情緒思想,他們是怎麼來的?生命有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
心怎麼去明,性怎麼去見?中國禪宗里有一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這是唐朝的時候禪宗剛開始興盛發展,譬如說廟子上和尚敲木魚、吃齋、念經,這些都是形式,不談,我們談它的內容中心,所以禪宗的文化在中國叫「教外別傳」四個字,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學理之外,另外走一條路,直接指向明心見性,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換句話,禪宗是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接軌,產生的新的東方文明,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麼一個偉大的目標。禪宗講傳承,到了中國初唐,禪宗第五代弘忍禪師在湖北黃梅住持。當時出了一個人,就是有名的禪宗六祖,惠能禪師。他開始並不是出家人,上代在廣東做官,因為是清官,後代沒有路費回老家了,就住在廣東新會,現在江門那個地方。他家裡很窮,只有一個母親。
那個時候禪宗流行,有一天,他到山上砍柴拿到街上賣,聽到旅館裡有人在念《金剛經》,這部經可以說是指引明心見性的路。他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有所領悟,這句話是《金剛經》的中心,講人行為思想的心性修養。他很好奇地問,你讀的什麼書啊?那個人說是佛經。惠能說,「我懂哦!」那個人說:「你這個砍柴的,都不認識字,你懂這個意思?」於是,這個人建議他到湖北黃梅去跟五祖學習。廣東到黃梅,現在開汽車很快,當年走路是很辛苦的。惠能說,那麼遠,我又窮又沒有路費,怎麼去啊?還有一個母親在,我也不能離開,還要謀生養母親。那個人說我給你錢養母親,給你路費,這個人很了不起,智慧很高,也沒有留下名字。
惠能到了黃梅,五祖說,你是嶺南人,又是「 獠」,你憑什麼作佛?惠能講,「人即有南北,佛性即無南北。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地區雖有南北口音、文化的不同,佛性都是一樣的。五祖於是就讓他留下了,這個時候他還沒有出家。五祖的教育方法,就讓他舂米作苦工,消磨他的業障,磨礪他的習氣。過了起碼一兩年,大家都在那裡追尋明心見性的問題,他在旁邊當然也聽到。
五祖年紀大了,想把衣缽傳下去,就吩咐弟子們,每人寫個偈子報告,佛教的偈子類似中國文化里的詩詞。詩詞要押韻,要平仄。佛教的偈子,不押韻,不管平仄,一樣有味道。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學問很好,修持、功夫也很高,就寫了一個偈子在迴廊牆上: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我為什麼引用這個呢?你們諸位問到,怎麼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緒、思想,尤其做老闆的,動不動發脾氣罵部下,動不動自己認為資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這個心理趕快改掉,看看神秀師父這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是智慧,此心要平靜,沒有雜念妄想,沒有情緒。但是人的思想、情緒、感覺隨時會發生,鬱悶、痛苦、煩惱、自卑、傲慢,各種情緒,分析起來很多。所以要隨時拿掉自己心裡的情緒、思想、感覺,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養。「時時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鏡子一樣,灰塵都要擦乾淨。「勿使惹塵埃」,不可以使情緒、思想、感覺,落到上面,使心境永遠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剛睡醒一樣,每天早晨將醒未醒,那個有知性卻沒有思想或情緒的剎那,保持那個心境,就是最高的修養。
這位大師兄寫了這個偈子之後,全廟的和尚們講,這個偈子真好,傳到勞動舂米的惠能那裡,他說,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識字,旁邊有位江州別駕,就替他在牆上題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人與萬物的自性本來是清凈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什麼東西都沒有,本來空靈自在的,「何處惹塵埃」!哪裡有塵埃呢!哪裡又有承受者呢!
惠能後來被稱為禪門南宗六祖。現在到廣東南華寺,他的肉身還存在。五祖之後禪宗分為南北兩派,北派講漸修,慢慢一步一步做功夫,做學問,達到明心見性。南宗是講頓悟的,明心見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可以是聖人,都可以得道,眾生平等。
講到這個心性的本體,是中國文化禪宗所標榜的。人性的問題是中國文化的中心,可是現在中國文化剛好把這個丟掉了。
中國現在要恢復這個文化,才能和西方新的科學文化接軌。怎麼把善惡的思想、感覺,煩惱的行為,心理的狀態,統統研究清楚了,是中國文化教育最高目的之一,也是一切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倫理道德、行為科學、生命科學、認知科學的核心基礎。做好這方面的研究,中國文化很有希望復興起來。
修行初步
《大學》在中國文化中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只說如何做一個人。
大家有個錯誤觀念,以為「南懷瑾」是個學佛打坐搞修道的人,跟他學一點修身養性,就算不能成仙成佛,至少可以祛病延年。不過,這個觀念錯了,不是這樣一回事。我知道之後,自己反省,是我太馬虎了。大家要學(修身養性),就千萬不要認為這一套是長生不老之學,什麼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不要存這個動機。我活到九十歲,一輩子都在找,也沒有看到過你們想像中的仙佛。現在流行一個名詞叫「粉絲」,據說外面有我很多粉絲,其實都是假的,他們自欺欺人,我也自欺欺人,他們連我的《論語別裁》都沒有看懂,先讀懂了《論語別裁》才知道什麼叫修行。《論語》真正講的是聖賢做人做事的修養之道,也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內聖外王之道。另外一本書是《原本大學微言》,要問打坐修行修養之道,這本書開宗明義都講到了。
孔子是中國的聖人,在印度講就是佛菩薩,在西方就叫作先知,在中國道家叫作神仙。可是儒家的傳統上,把孔子看作是個人,不必加上亂七八糟的神秘外衣,他就是一個人。所有仙佛修行之路,都是要從人道做起。 超凡入聖三綱大學之道是大人之學。中國古代的傳統,周朝以前的教育是六歲入小學,到了十八歲,由童子變成大人了,開始教「大學」,教你如何做一個人。中國幾千年來有多少人解釋《大學》這本書,它在中國文化中是內聖外用之學,由一個普通人變成聖人,就是超人,超人就是神仙,就是佛了嘛。但儒家不加宗教的花樣,只說如何做一個人。第一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明德」、「親民」、「至善」,是《大學》的三個綱要,「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就是悟道;「明德」之後去修行,起行,做濟世救人的事就是「親民」;「止於至善」是超凡入聖,變超人,天人合一了。這是一個凡人成為知道生命來源的聖人的三個綱要。
有人說要學佛,請問,什麼叫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叫做「佛」。自覺,就是自己覺悟了,所謂證得菩提,就是覺悟了,找到了生命的根本;覺他,是度一切眾生。這跟《大學》相通的,「明明德」就是自覺,「親民」就是覺他。自己悟了,證得菩提,行為、功德,做到度一切眾生,利益大眾,這些都完成了,「止於至善」,這樣就叫作覺行圓滿,就是佛。換句話說,自利利他,功德智慧圓滿。所以,佛學跟《大學》所講的原則一樣。如果沒有中國文化這個修養的基礎,只想搞打坐成仙成佛,自誤誤人罷了。不過反過來講,學打坐也對。既然「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那麼德怎麼明呢?道怎麼得呢?怎麼明白生命的根本意義呢?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不是都講得明明白白嗎?
你看《大學》的方法,也就是打坐的方法。「知、止、定、靜、安、慮、得」,一共七步功夫,七政。所以後來佛學說修禪定,這個禪定的翻譯就是「知止而後能定」來的,所以禪定,也叫作「靜慮」。一切音聲皆是咒語跟著三綱,還有八目,八個方向。怎樣能達到打坐功夫的境界,達到聖人的學問和修養的程度呢?「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叫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大項目、大方向的外用之學。這一段內容你可以當成咒語來念,是真的哦。
我書上提到過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我年輕的時候,跟大家一樣,到處求師,求神仙,拜菩薩求佛,要修行,找門路。當時去大後方,經過長江湖南的邊緣地帶,有一派修道的人,裡面有個神仙,徒弟很多,據說有神通,本事很大,很多人生了病找他,他會畫符念咒,拿一杯水,嘴裡念,手在水上畫,喝了病就好了。真厲害,好像小病就喝好了。我心裡想,這是什麼咒啊?還是出家人都畫得大悲咒水啊?所以我非求這個法門不可,磕頭花錢,向他求了半天,花多少錢都要學。他說「六耳不同傳啊」。什麼叫「六耳不同傳」?你磕了頭,花了錢,過來跪在旁邊,只對著你一個人的耳朵講。先傳你五個字的口訣。當時我規規矩矩跪著,聽他說五個字的訣是「觀世音菩薩」,連「南無」都不要念了。哎呦,我一聽,這個我祖母、我媽媽都會念,還等你教我嗎?至於咒語,他就念:「大學之道,在明明德??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就是這一套。我一聽,整個心都涼了,我八歲就會了,還等你傳我這個咒?當時我年輕,學了以後笑一笑,也磕頭謝師,但心裡不理這一套,拿現在的講法,這玩意兒騙人的。
不過,我錯了,學佛以後明白他沒有騙人,為什麼?佛法說「一切音聲皆是陀羅尼(咒語)」,《大學》也說「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我的意已經不誠懇了,所以不靈。如果意識一旦誠懇,就是精神起了作用,所以《大學》這段話也是咒語,真話!你拿一杯水這樣放好,先念觀世音菩薩,寫中國字,然後念這一段,要很誠懇哦,三次一口氣念完,好了,跟大悲咒一樣靈。這是我年輕時經歷的一段故事。
所以念咒子啊,找這個仁波切,那個活佛,拜那個師父,統統都是形式。只要你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就可以做到「格物」。大家打坐,這裡酸那裡痛,心裡根本沒有誠意在打坐啊!你是在管自己的身體,想練出一個什麼功夫來,意不誠呀!我太太九十多歲去世的,她一生到臨終,都念我教她的一句「嗡嘛呢唄咪」,最後安然放心而去了。致知、誠意,就是學習靜坐,乃至健康長壽,成仙成佛,一切修養功夫的基礎。
修行,不只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
找我的多半是看佛經的,所以這一本《原本大學微言》出版以後,沒有人提出來向我討論,出書到現在幾十年了,沒有一個人問過我,你就可想而知了。這是文化的根本啊,很可憐吧!問我的都是怎麼樣打坐啊,前面看到光啊,下面放個屁啊,都是這一套問題。
修行,不只是出家學佛才能做到,道家、儒家也能做到。最怕是似通不通,尤其現代人受的教育,似是而非,知識很淵博,慾望也很多。儒家怎麼做到?就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 。
格物致知方得定
什麼叫「致知」呢?「知」就是知性。諸位如果帶過嬰兒,就明白,我們自己也做過嬰兒,只是當時的情況忘記了,但現在應該可以回想得起來。
我們生來就有個知性,做嬰兒的時候,肚子餓了、冷了都曉得哭,這個知性本來存在,這個知是思想的來源。這個知,普通話叫天性,沒有一個人沒有的,當我們入娘胎,變成胎兒的時候已經有了。
那麼,怎麼叫「格物」呢?不要被外界的物質、境界、感覺引誘牽走叫格物。我們的知性很容易被外界的東西所引誘,譬如我們的身體打起坐來酸痛難受,身體也是個外界的物啊!「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外物的引誘推開,會發現,我們那個知性本來存在的嘛,所以先把這個知性認清楚了,再講打坐。
「為什麼要打坐呢?知性要打坐,我想打坐;為什麼來學這個呢?因為我追求一個東西。」你這樣想,已經上當了,被物格了,不是格物,是物把你格起來了。所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把一切的感覺、外境都推開,你那個知性清清楚楚地在這裡,姑且可以叫作像一個得定的境界了。
「知止而後有定」,這時候,那個「知道一念清凈的」,就是知性,一念清凈就是意誠,念念清凈,知性隨時清清明明,不被身體障礙所困擾,不被外界一切境界所困擾,也不被自己的妄想紛飛所困擾;「意誠而後心正」,一切境界都不沾,這個就是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樣我們身體的病痛、障礙、衰老,就會慢慢轉變過來。打坐當然有反應,但如果拚命管身體的反應,就沒有格物,又被物格了。「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這些都是功夫啊,要修多少時間呢?看個人情況不一定的。
達摩格物之道
「致知在格物」就是《楞嚴經》上講,「心能轉物,即同如來」,一樣的道理。修行上的「致知在格物」,就是達摩祖師告訴我們在禪修的時候,「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外息諸緣」,把外面物質世界的一切引誘,一切情緒、思想都瀟洒地放下,就是格物。「內心無喘」,不是不喘氣的意思,是心念知止而後有定,到誠意就是無喘了,呼吸也跟著自然近乎靜止。「心如牆壁」,到此時好像內外分離,外物影響不了內心,就是初步的格物。「可以入道」,如此打坐修行,慢慢深入進步就可以入道了。
但是,即使得了灌頂,也沒什麼了不起。達摩祖師有一段話很重要:「諸佛無上妙道」,佛法是無上的大法,「曠劫精勤」,不是這一生修的,多生多世累積起來的功德。「曠劫」是很多生很多世。「精勤」精進勤奮的修持,這才跳出了世間法,成佛。達摩祖師這樣對二祖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他是罵二祖,你說你跪在這裡,吃了多少年素,修行了多少年了,做了多少好事,來求大法,你這是小忠小信,輕心慢心,把佛法看成這麼容易啊,自己認為了不起,豈能成功?
我勸大家不要搞這些,拜了幾天佛,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又想回來買股票,發不了財,又說阿彌陀佛不幫忙,又埋怨,這是幹什麼呀?慢慢修吧。
內聖外用天人之道
《大學》講「修身」、「正心」、「誠意」,後世的儒家稱之為天人之道,天人合一。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中國傳統文化同佛法一樣,把上自天子皇帝,下至庶人,普通百姓,都看作是一個人,都要先以這個文化作根本。這就叫內養之學,佛家稱之為內明。
下面的一句是:「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沒有做到這個根本學養,只求外面的知識,是捨本逐末。換句話說,人們沒有內聖的修養,卻想齊家治國,達到天下太平,沒有可能的。所以這些內容,大家必須仔細參究,它本身就是一個大悲咒。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知,就是知性,有人問我生死問題,我說世界上有些修行人,未死前,自己預先知道死的時間,這叫做預知時至,這就是知性問題。知性修養好了,打坐功夫有定力了,知性就清明。知性清明誠意,意誠了,一念專一就會有神明而通之。
所以儒家「中庸」也告訴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達到誠意正心,可以預先知道的。
中國文化講修身養性,是身和心兩個方面。靜坐的重點是修心,這個要一定的工夫才能做到,一般做不到的,就必須起來做事了。所以這一次教大家易筋經,什麼道理啊?就是修身。
身的方面是合理的運動,不是劇烈的,劇烈的運動有時候傷身體,譬如西洋的運動,跑步、跳高、打球,有時候比較劇烈。中國的這一套運動,少林武當這樣內養的功夫,是修身的道理。所以有一句話,「動以修身」,運動是在修身,「靜以養心」,打坐是修心。「身心兩健」,身體健康,心理也健康;「動靜相因」,動是靜的因,靜也是動的因,動靜互為因果。
今天我們反省下來,要迴轉來走自己文化的舊路,就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大學》是孔子傳給學生曾子,曾子總結下來的,是四書五經之一。我們當年受教育,八九歲就讀這幾部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都是講內聖外用的修養之學。
每日一禪.您身邊的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