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典的起源;
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六次經典的結集。正是這六次結集保證了巴厘聖典的純淨。
第一次聖典結集是在西元前544年,佛陀入滅的當年。從那年雨安居的第二個月開始,在馬嘎塔國(Magadha摩揭陀)的首都王舍城(Rājagaha)舉行聖典的結集。當時的主持人是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Mahākassapa大迦葉),一共有500位大阿拉漢(阿羅漢)參加。
第二次結集是在佛陀入滅一百年,約西元前444年。地點在韋沙離城(Vesālī),發起人是亞思•咖甘嗒咖子(Yasa Kākaṇḍakaputta),參加者是700位阿拉漢。
第三次結集是在佛滅兩百多年,西元前三世紀,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時代。摩嘎利子•帝思長老在當時的首都巴嗒厘子城(Pāṭaliputta)主持舉行了第三次聖典結集,並以阿首咖王為外護。這次聖典結集一共有1000位阿拉漢參加。
這三次結集,第一次結集把佛陀一生所制定的戒律以及所說的法由親聞佛陀音聲言教的聖弟子們結集成《律藏》和《法藏》。第二次結集最主要的變化是把佛陀在世時的那些聖弟子們,在佛陀入滅後的一些開示說法收錄進去了,例如:《八城經》。第三次結集的時候完成了《論藏》(阿毗達摩),但是《經藏》和《律藏》基本上沒動。
第四次結集是在佛滅五百年,西元前一世紀,在斯裡蘭卡的Alu vihāra(阿魯寺,亦作阿盧寺)舉行。這次結集並沒有加進任何內容,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不讓聖典流失,而把所有的巴厘三藏全部刻寫在棕櫚葉上。棕櫚葉叫做(tāla patta),古代翻譯成『貝葉』,其實是棕櫚葉的『棕葉經』。所以,佛教史上第一次書寫成文的佛經,就是佛滅五百年後在斯裡蘭卡產生的。
第五次結集是在19世紀(1871年)緬甸敏東王(Mindon)的時候,地點在現在上緬甸的Mandalay(曼德勒)。這次結集主要是重新審定巴厘三藏聖典,也沒有加入新內容。
第六次結集是從1954年一直到1956年,1956年是為了紀念佛陀般涅槃2500年。這次結集是在緬甸的仰光,當時邀請了世界各個上座部佛教國家的一共2500位長老參加。
第六次結集重新審定了泰國版的,斯裡蘭卡版,緬甸版的三藏,也沒有增刪。只是找出各國版本間的不同,因為各國的語法有極其細微的差別,進行校勘,校對,然後再印刷。
佛法經典彙集只有五部(尼科耶)《經藏》(Suttapiṭaka),分為五部:
1.《長部》(Dīgha-nikāya);
2.《中部》(Majjhima-nikāya);
3.《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
4.《增支部》(Aṇguttara-nikāya);
5.《小部》(Khuddaka-nikāya)。
這些都是有歷史根據的證明,這裡面根本沒有大乘經典存在。
(1)在佛陀年代根本就沒有經典,如果有經典存在的話,500阿羅漢不必匯集經典。
(2)在大乘經典(十善葉道)裡說,大乘經典是在海底龍宮被發現的,現代科學發明瞭潛水艇已經好幾十年,都沒有發現海底有龍宮 更何況佛教經典?
(3)佛陀年代根本就沒有紙,經典寫在那裡?